正宁县委编办“三向发力”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提质增效
近年来,正宁县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、市、县委关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,聚焦主责主业,坚持问题导向,通过优化机构设置、厘清权责边界、科学配置资源等举措,持续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。
一是优化机构设置,筑牢基层治理“新支点”。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形势新要求,着力加强社会工作领域体制机制建设。在全县行政编制紧缺的情况下,调剂保障新组建的县委社会工作部用编需求,明确其牵头负责社会治理现代化、统筹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等核心职责,强化了党对社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。同时,为县委社会工作部下设了股级事业单位,具体承担相关事务性、服务性工作,形成了“行政机构+事业支撑”的协同格局,为创新社会治理、提升服务效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。
二是厘清权责边界,绘制基层履职“说明书”。根据法律法规法规和规章,以及“三定”规定等依据,紧密结合乡镇工作实际,进一步厘清了县直部门和乡镇职能界限和职责分工,清晰界定了乡镇主要职责、工作事项、实施主体和方法步骤等要素,使县乡权责边界更加清晰,履职程序方式更加明确,为基层依法高效履职提供了精准指引,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水平。
三是科学配置资源,激活编制使用“一盘棋”。坚持动态调整、优化结构、保障重点的原则,统筹考虑各乡镇的服务人口数量、地域面积、经济发展水平、社会治理任务等多重因素,打破编制“一核定终身”和部门所有的思维定式,积极探索建立编制资源动态调整机制。通过跨乡镇、跨领域的统筹调配,对全县乡镇行政事业编制进行了优化配置,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人口密集、管理任务重、发展潜力大的乡镇倾斜,向基层一线和民生服务领域倾斜,着力破解“忙闲不均”的结构性矛盾,最大限度提升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,为乡镇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。